打开老兵的记忆 传承民族的精神

 

打开老兵的记忆  传承民族的精神
 
柴亦文
 
 
 
     “老人说的应该是驳壳枪,“驳”是这样写的。”
 “德式钢盔是从几几年开始用的?”
“这个画面你再去确认一下。”
 
      从年初接触抗战历史短片《老兵不死》起,已有半年的时间,我从第一期节目的多次修改,到逐渐掌握编辑思路和剪辑技巧,从一个对军事完全摸不着门的人到开始能够分辨抗战中的不同部队、不同服装、各种武器,了解到各场战役的细节。
 
《老兵不死》有真的人活的历史,老兵们的故事充满了坎坷,当他们见到自己的同胞手足被践踏时,于是心中燃起了斗志,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厮杀时,于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于脑后,他们不曾想到70年后的今天,能把这段历史告诉后人。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作为后人,我们有义务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,传承下来,让老兵们的回忆成为民族的回忆,不因为他们的离开而散去,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能够了解,感受,并成为一种人生动力。
 
      《老兵不死》两分钟一集,我们不求展现恢弘的抗战史,而试图从战争亲历者的口述中寻找不为人知的战争细节,寻找战争原生态,寻找战争中人的情感点。
老兵们的口述都非常朴实,而他们的从军岁月却是如此的不平凡,他们拿着大刀突围、他们与敌人近距离的白刃战、他们冒着危险侦察敌情、以及他们回忆战友牺牲的种种感人一幕。这些内容不亚于任何一部电视剧,而我们力求在短短的两分钟内把最精彩、最惊心动迫的故事展现出来。原国民革命军13军暂3旅的寇杏林,在参加守卫郑州的一场战役时,眼看敌军就要攻上来了,作为班长的他即要负责掩护大部队撤退,又要保住为数不多的枪机,保证“人在枪在”,就在敌人离他只有三步的时候用机枪将敌人撂倒,关键时刻保证了大部队的撤退,保住了自己的“命”。这场战役结束后,部队由最初的三个团锐减到只剩一团加一个营……当寇老讲到这里时,他停住了目光,似乎又被带回到那残酷血腥黑暗的战场,空气瞬间凝固了。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里时,不由的感叹有什么比战争更残酷,有什么比九死一生更艰难。在制作这集节目时,我们顺着老人的讲述,适当设置悬念,再层层递近,最后将这场战争所带给人的情绪宣泄出来。
 
寇杏林.jpg
 
在节目制作过程中,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。首先,由于老兵来自全国各地,并且大都已经年过90,甚至还有百岁老人,口音有时很难听懂。我在制作原八路军359旅的左齐少将这一期时,就遇到了这样的困难,于是请江西籍的同事帮忙听出一些内容,再慢慢的一遍遍的琢磨老人的讲述,一旦进入了老人的语境,他口中鲜活的抗战细节就涓涓而出,不仅明白了他是如何成为独臂将军的,还听出他与白求恩的一段故事,最后这些内容都被用到了节目中。另一处难点就是在甄选相关的历史画面时,要选出符合历史的真实画面。要分清敌我双方的服装,钢盔、甚至细分到哪个年代的装备,是德式装备,还是美式装备?是在国内的主战场?还是在缅甸的远征军?为此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,其间我在网上找到一套由英国OSPREY出版的二战各国军服图册,上面的图片非常丰富,并配以详细的文字描述士兵及军官所服役的年代、级别、服装装备等,为我们辨别历史影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 
左齐.jpg
 
如今70多年过去了,老兵们不忘初心,士气尤在,你听:
 
“我当兵,就是为国家,救国救民”
“我有爱国之心,只要日本人打倒了就行了”
“所以抗日战争不容易,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用血汗换得来”
 
所以,让我们铭记这些渐渐模糊的抗战面孔吧。

 

 

 

 

口述历史工作室

官网微信

口述历史工作室 官网微信
沪ICP备10218859号-3